第68集: 中国历史 秦始皇 (上) The Emperor of Qin (Part 1)

茶歇中文的听众朋友们你们好,欢迎回来。我是Nathan。在这里,我们用简单的中文聊有意思的话题。 前不久,我在YouTube上问大家,对于今后的话题有什么建议。有一位听众留言,说对历史很感兴趣。今天,我就跟大家谈谈历史。 我想起学生时代的时候,我不是很喜欢历史课。在学校里,我们学习中国的历史和一些外国的历史。为了准备历史考试,我们需要记住很多的年代,日期,人名和地名。每次准备历史考试都让我头疼。高中的时候,我们需要选择高考的科目,我也没有选择历史。我很喜欢高中的历史老师,因为他总是给我们讲有趣的历史故事,不过最后我还是没有选择历史。 现在,我发现自己对于历史越来越感兴趣。历史能教会人们很多东西。过去的人虽然没有今天的科技,但是他们也很聪明,甚至比今天的我们还要聪明。也有一些人不太聪明,做了一些愚蠢的事情。学习历史,我们就可以知道,哪些事情是聪明的,哪些事情是愚蠢的。愚蠢的事情,我们就要避免。聪明的事情,如果今天仍然适用的话,我们就要继续做。相反,如果我们不学习历史,我们就会犯一些过去的人已经犯过的错误。 读了今天节目的标题,你已经知道,今天我会给你介绍一个历史人物。他的名字叫秦始皇。可以说,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人物之一。你知道中国的英文为什么是China吗?很多人认为,这个名字来自秦朝,Qin Dynasty。秦朝的第一个皇帝,就是秦始皇。我们可以看出,秦始皇是一个很重要的人物。今天,如果你跟法国人说起拿破仑,Napoleon,你会发现,有的人非常喜欢他,有的人非常讨厌他。秦始皇也是一样。不同的人对他有不同的评价。希望听了节目之后,你也会对秦始皇有新的认识。 我们会用两集的节目介绍秦始皇的一生。在这一集里,我会给你介绍秦朝开始之前,秦始皇都做了什么什么事情。在下一集里,我会给你介绍秦朝开始之后,秦始皇做的事情。我们开始吧。你准备好了吗? 我们回到2000多年前的中国。在公元前259年,一个叫嬴政的男孩出生了。他就是后来的秦始皇。嬴政是一个秦国人。我们需要知道,当时还没有 “中国” 这样一个国家的概念。秦国的周围还有六个国家,它们是:韩国,赵国,魏国,楚国,燕国和齐国。一共是七个国家。 嬴政是一个秦国人,但是他出生的地方是赵国。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他的父亲,一个秦国的王子,当时在赵国作人质。人质就是。hostage。关于这段历史,今天我们不会详细地介绍。总之,嬴政是一个出生在赵国的秦国人。后来,有人帮助他的父亲回到秦国,成为了秦国的国王。不过,成为国王三年后,他的父亲就去世了。嬴政成为了秦国的新的国王。那一年,他13岁。 刚刚成为秦国的国王,嬴政就遇到了麻烦。有几个人想要反抗。嬴政发现这些人要反抗,于是杀死了他们。在25岁的那年,嬴政消灭了所有政治的敌人,拥有了秦国所有的权力,所有的power。现在,国内没有敌人了,嬴政开始准备攻打外面的敌人,就是之前说过的六个国家。 在政治上,嬴政非常开放。他欢迎外国人为秦国的政府工作。只要你想为秦国工作,你就可以来。不少很聪明,很有能力的人来到秦国。这些人,我们叫他们 “门客”。有的门客是真心想帮助秦国,有的门客是spy,是间谍。他们实际上是想帮助别的国家。有一次,一个韩国人建议嬴政开辟一条河,说秦国真的需要这条河。在这里,我们要注意,这里的韩国不是今天的Korea,而是古代中国的一个小国家。嬴政听了,觉得很有道理,就让很多人去开辟这条河。后来,他才明白,这个韩国人不是想要帮助自己,而是要帮助韩国。之所以建议嬴政开辟这条河,是想让秦国转移注意力,而不去攻打别的国家。 “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要修建这么一个人工的河流,那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也正因为如此,在修到半中间的时候,秦王政就发现了韩国这个阴谋。” 嬴政明白了之后,非常生气,让所有的门客离开韩国。这时候,一个楚国的门客,名字叫李斯,给嬴政写信,说不能让门客离开。李斯说,秦国需要聪明的,有能力的人。只有欢迎门客,秦国才会更强大。嬴政读了,觉得有道理,于是再一次欢迎门客。嬴政也完成了之前说的那条河,而那条河今天仍然存在。 嬴政开始准备攻打其他的国家了。之前的楚国人李斯给了很多很好的建议。 公元前229年,嬴政30岁的那一年,秦国消灭了韩国。 一年后,秦国消灭了赵国。 又过了三年,秦国消灭了魏国。 又过了两年,秦国消灭了楚国。 在接下来的两年里,秦国消灭了燕国和齐国。 终于,在嬴政39岁的那年,他消灭了所有六个国家。历史上,我们说 “统一六国” Unification of the 6 kingdoms。现在,只有一个国家了。那就是秦国。之前的朝代,战国时代结束了。新的朝代,秦朝开始了。 嬴政说:现在,我要给自己一个新的名字,我不再是秦国的国王,而是秦朝的皇帝。因为我是秦朝第一个皇帝,所以我叫 “始皇帝”。“始” 就是 “开始” 的 “始”。我的国家会永永远远地存在。 刚才,我很简单地介绍了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听起来很简单,嬴政几乎每年都能消灭一个国家,但是实际上没那么简单。有几次,他自己差点被杀死。其中,最有名的故事是 “荆轲刺秦王”。很多中国人都知道 “荆轲刺秦王” 的故事。现在,我就给大家讲讲。大家要准备好,因这个故事里会出现好几个新的人物。 这件事情发生在秦国已经消灭了三个国家,赵国,魏国和楚国之后。燕国的国王知道秦国马上要打自己,非常担心。燕国的国王叫太子丹。太子丹和嬴政小时候就认识,而且关系很好。太子丹了解嬴政的性格。 有人把荆轲这个人推荐给燕国的国王太子丹。荆轲帮助太子丹,一起想办法杀死嬴政。荆轲给了一个办法。这个办法跟一个叫樊於期的人有关。 樊於期这个人本来是秦国嬴政手下的一个将军,一个general。他犯了错误,嬴政要杀他,所以他逃到了燕国。太子丹欢迎了樊於期,并且保护他。荆轲说,如果我们把樊於期杀了,把他的头送给嬴政,嬴政就会愿意见我。这个时候,我就把嬴政杀了。 太子丹刚开始的时候非常不愿意,因为他想保护樊於期。后来,荆轲自己把这个计划告诉了樊於期。樊於期因为讨厌嬴政,所以愿意自杀,愿意commit suiside,让荆轲把自己的头送给亲王。樊於期愿意牺牲自己,来完成计划。 太子丹听说樊於期自杀了,非常伤心,但是他接受了这个计划。他派了两个人去秦国见嬴政。一个人是荆轲,另一个人叫秦舞阳。秦舞阳又是一个新的人物。他是燕国人,非常强壮。太子丹也让他去秦国,是希望计划真的可以完成。 荆轲和秦舞阳两个人坐船去秦国。路上,荆轲非常伤心,一直在唱歌。他唱道: 易水歌 荆轲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意思是说:冷风在吹,河水很冰,勇敢的人离开了就不会回来。听的人也都非常伤心。 荆轲和秦舞阳两个人到了秦国。别人告诉嬴政说:燕国的国王胆子很小,听说您要攻打他们,于是让两个人来投降。他们还带了樊於期的头来见你。嬴政听了很高兴,同意见这两个人。 两个人来见嬴政了。荆轲在前面。秦舞阳在后面。荆轲拿着人头,秦舞阳拿着礼物。但是不好了。秦舞阳突然开始害怕。他的手不停地抖。周围的人看见了。嬴政问:你的手为什么在抖?荆轲帮助秦舞阳回答道:他从来没有见过您,所以害怕。嬴政说:好吧好吧,给我看你们的礼物。 嬴政把礼物给嬴政看。这时候,他拿出了藏在袖子里的刀,要杀死嬴政。嬴政躲开了,但是荆轲继续要杀他。嬴政一边躲,一边拔出了自己的剑。他砍断了荆轲的腿。荆轲知道自己失败了,开始大笑。这时候,边上的人都过来,把荆轲杀死了。旁边的秦舞阳也被杀死了。 这就是 “荆轲刺秦王” […]
第67集: 中国神话里的世界的起源 The Origin of the World in Chinese Mythology

大家好,你正在收听的是茶歇中文。我是Nathan。如果这是你第一次收听我们的节目的话,欢迎。在这里,我们用简单的中文,聊有意思的话题。 首先,我想给大家介绍茶歇中文网站的一个新功能。这是什么新功能呢?现在,当你阅读一集播客的原文的时候,你可以看某一个单词的拼音和英文翻译。你需要做什么呢?很简单,你只需要把电脑的鼠标放在一个单词上面。如果你用手机的话,你直接用手指点一个单词,然后,一个小窗口就会跳出来。这个窗口里,会写有这个单词的拼音和英文翻译。如果一个字有繁体字的版本,你也会看见。我希望这个新功能会节约你的时间,也会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播客的内容。 当然,我也想建议你,不要一看见不认识的词语,就去看它的英文翻译。有的时候,读读上下文,你就能猜到这个单词的意思。这时候,你再去看小窗口,看看你猜对了没有。这样,你的阅读能力才会进步。 我想感谢Mandarin Spot网站给茶歇中文使用这么好的功能。我也希望你会喜欢。 我们言归正传。今天,我们会聊什么呢?今天,我们来聊聊中国的神话。神话,就是关于神(God 或者 gods)的故事,英文里是mythology。不同地方,不同文化中,我们都会看见神话。古希腊有神话,古印度也有神话。有的神话试着解释一些重要的问题,比如:这个世界是怎样来的?宇宙是怎样来的?人类的起源,意思是,人类的开始又是什么? 在基督教(Christianity)和犹太教(Judaisme)里,我们看见《创世纪》Genesis的故事。在最开始,上帝,,或者神,创造了世界。他用自己的形象,自己的image创造了亚当,又用亚当创造了夏娃。两个人先是在花园里。蛇这个动物骗了两个人,让他们吃吃不能吃的果子。上帝于是把两个人赶出花园。在伊斯兰教里,也有类似的故事。 今天,我想跟你分享三个中国的神话。第一个神话叫:盘古开天辟地。第二个神话叫:女娲造人。我等会再告诉你第三个神话。这三个故事都试着告诉我们:这个世界,和这个世界上的人是怎样来的。我们来看看这三个神话吧。你准备好了吗? 第一个神话:盘古开天辟地 在宇宙的最开始的时候,天和地是一起的,没有分开的,它们就像在一个鸡蛋里一样。盘古这个人就出生在这个鸡蛋一样的世界里。他每天长高一米。随着他长高,天和地就分开。他长高一米,天和地就分开一米。这样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变得很高,而地变得很厚。世界上的天和地就是这样来的。 盘古虽然是一个人,但是他不是一般的人。他有人的头,但是有龙的身体。他打开眼睛,于是有了白天;他闭上眼睛,于是有了黑夜。他的鼻子吸入空气,世界就进入冬天;他的鼻子呼出空气,世界就进入夏天。他的嘴巴吹气,于是有了风和云。他用嘴巴喊叫,于是天上打雷,闪电。盘古活了八万年,然后死了。他的两只眼睛,一只变成太阳,一只变成月亮。他的胡子变成天上的星星。身体的其他部分变成山河湖海。 这就是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一个很短的故事。“辟” 这个字跟 “开” 是一样的意思。今天,中国人还常常说 “开辟”这个词,意思是说:一个人开始做一件从来没有人做过的事情。比如说: 马云开辟了中国人网上购物的潮流。 或者 为了吸引游客,上海最近开辟了新的观光景点。 我们回到盘古的故事。最早提到这个故事的书出现在公元的222年,所以我们知道,盘古的故事可能不是一个特别古老的故事。今天在中国,还存在一些地方,传说是盘古的坟墓。道教,Taoism说,盘古是世界上第一个人。 第二个神话:女娲造人 在说起女娲这个人之前,我们就必须先讲另一个人,就是女娲的妈妈,叫华胥。 华胥这个名字对于中国的文化来说非常重要。今天,中国人常常说:自己是华人。其实,意思就是在说,自己是华胥的后代。今天,如果一个人的家庭以前来自中国,我们就说他是华人。有新加坡华人,马来西亚华人,印尼华人,越南华人,美国华人,等等。今天的中国,全名叫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的 “华” 字也是来自华胥这个人。 华胥可能不是世界上的第一个人,因为我们刚刚说过,盘古是世界上第一个人,但是她可能是最早的女人,或者最早的中国人。她有着人的头和蛇的身体。有一天,发生了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华胥来到一个湖的边上,看见一个巨大的脚印,一个巨大的footprint。这个脚印是一个巨人留下的。华胥踩到这个脚印,后来就怀孕了。她生了一个男孩,一个女孩。男孩叫伏羲,女孩叫女娲。 我们现在来讲女娲的事情。当时,世界上没有人。于是,女娲决定,自己来造人,自己来创造人。她用什么东西来造人呢?她用地上黄色的土来造人。她把泥土捏成人的形状,那个泥土就会变成一个人。就这样,女娲造了一些人。后来,她觉得这样造人太慢了。于是,她想了一个办法。她拿了一根绳子,一根string,把绳子放在泥巴mud里面。她拉绳子,湿的泥巴飞起来,落在地上,变成了一个小人。就这样,女娲造了很多人。那些最开始用土捏出来的人,就变成了贵族。贵族就是那些有身份,有地位,有钱的家族。而那些后来用泥巴造出来的人,变成了普通人和穷人。 这就是女娲造人的故事。也许因为中国人都是用泥和土造的,所以中国人都有黄皮肤吧! 除了女娲造人的故事,今天如果你跟中国人谈起女娲的话,他们还会告诉你另一个神话,那就是 “女娲补天” 的神话。 女娲补天讲了什么故事呢?这个故事发生在女娲造了人之后,人们本来都开开心心地生活着。但是有一天,天上有两个神在打架,天被打破了。天上的水都落到地上,成了大洪水,一个很大的flood。动物也都不安静了。野兽和鸟都出来吃人。女娲看了之后,很伤心。她不想看见自己造的人受苦。于是,她拿出了一块石头。这个石头有五种颜色。女娲把这个石头放在天破的地方,于是不下雨了。地上的人可以重新开始生活。这就是 “女娲补天” 的故事。 关于女娲的哥哥伏羲,也有不少有趣的神话故事,但是今天就不跟大家讲了。 女娲的故事比盘古的故事要老。女娲造人的故事,最早出现在一本叫《礼记》的书里面。这本书大约是公元前400年到公元前200年之间写下的。女娲补天的故事,出现在另一本叫《淮南子》的书里。这本书是公元前100年写下的。今天,在中国,马来西亚和泰国都会看见女娲的庙,女娲的temple。 今天给大家讲了三个故事: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和女娲补天。盘古的故事解释这个宇宙是怎么开始的。女娲造人的故事解释人类是怎么来的。而女娲补天的故事记录了古代人类经历的大洪水。这也让我想起了《圣经》Bible里诺亚(Noah)和洪水的故事。在《圣经》的故事里,洪水结束后,上帝把彩虹放在天上,说:以后再也不用大洪水来毁灭所有的生物了。在女娲补天的古诗里,女娲用五个颜色的石头让天空不下雨。这个有着五种颜色的石头,是不是就是彩虹呢?这两个故事之间有没有关系呢?女娲用泥土造人的故事,也跟《圣经》类似。我在想,也许,人类对宇宙的开始,人类的起源有着差不多的记忆。 今天,我给你的问题是:在你的文化里,有神话吗?你可以给我介绍一个你的文化里的神话吗?你可以写邮件给我。我的电子邮箱是[email protected]。如果想留言的话,也可以去我们的YouTube频道,找到这一集的视频,在下面留言。 谢谢你收听这一集的茶歇中文。我是Nathan。我们下次再见。 《圣经》里诺亚方舟的故事
第66集: 一起来读《最后一课》”The Last Class” by Alfonse Daudet (1873)

听众朋友们你们好,我是Nathan。欢迎来到茶歇中文播客的第66集。在这里,我们用简单的中文,聊有意思的话题。 最近,应一个法国朋友的邀请,我和几个中国朋友前往法国的东北部,一座叫斯特拉斯堡(Strasbourg)的城市。早上7点,我们从巴黎的火车站出发,经过一个小时四十分钟,到达了目的地。 一下车,我就发现,火车站里的牌子都是写有法语和德语的。走出了火车站,去坐电车的时候,我看见车站的名字也都是德语的地名。我知道斯特拉斯堡就在德国的旁边,不过看见德语的站名还是让我很吃惊。 我简单地为大家介绍一下斯特拉斯堡吧。它是法国东北部人口最多的城市。因为这座城市在法国和德国中间,所以历史上这里分别被法国和德国占领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斯特拉斯堡和周围的地区重新归法国所有,一直到今天。现在,来到这座城市,我们能看见不少德国风格的建筑。 我问我的法国朋友:这里的人说什么语言?他说:法语和阿尔萨斯语。阿尔萨斯,这个名字勾起了我的回忆。我想起来,小时候,语文课上学过一篇文章,讲的就是发生在阿尔萨斯的故事。这篇文章的名字叫《最后一课》。这也是今天我想跟你分享的文章。这是法国作家Alphonse Daudet在1873年发表的小说。 在开始读文章之前,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个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1870年,普法战争 Prussian-Franco War 爆发。法国战败,原本归法国所有的阿尔萨斯地区被德国占领。《最后一课》讲的就是这个时期的一个小男孩的故事。他的名字叫弗朗斯,Franz。原本,他在学校里学习法语。德国军队占领后,命令学校要教德语。于是,《最后一课》的故事发生了,因为这一天,他要最后一次上法语课。整篇文章也是用这个小男孩的口吻写下的。 那么,我们就一起来读一读Alphonse Daudet的《最后一课》吧。你准备好了吗? 最后一课 一个小阿尔萨斯人的口述 那一天早上,我上学要迟到了。我特别害怕哈麦尔先生要问我语法的问题,而我真的什么都没明白。有那么一刻,我真的想逃学,去外面玩。 今天的天气是那么地好! 我们可以听见,森林里小鸟在叫,而在草地上,普鲁士的士兵们正在锻炼。比起学习语法,我更想看这些风景。不过,我还是强迫自己,朝着学校跑去。 路过市政厅的时候,我看见人们停在小的公告牌旁边。两年以来,就是在这个公告牌上,我们得知所有坏的消息:法国军队打的败仗,各种命令,等等。于是我一边走,一边想:今天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就这样,我气喘吁吁地跑进哈麦尔先生的教室。 平常的日子,在开始上课的时候,教室里总是很吵闹。学生们开桌子,关桌子,或者在大声地背书。老师会拿着他的尺子,一边在桌上敲,一边说: 安静一点! 我原本想在这个时候偷偷地进教室,这样就没人会注意到我。但是那天,教室里很安静,就像礼拜天的早上一样。我从窗户外面看见,学生们已经在他们的位子上坐下。哈麦尔先生呢,还是拿着他的可怕的尺子。我必须要在大家这么安静的时候打开门进来。你可以想象,那时候我有多么脸红,多么害怕! 但是我想象的事情并没有发生。哈麦尔先生看着我,没有生气,而是对我温和地说: 快点到你的位子上,我的小弗朗斯。我们正要开始上课。 我坐在了我的位子上。现在,我才注意到,老师今天穿了一件很漂亮的绿西装。我们只有在重要的日子才会看见他穿这件衣服。更令我吃惊的是,在教室的最后方,本来那些位子是空着的,今天却坐满了人。他们和我们一样安静。我看见了老市长,老邮递员还有别的人。一个老人带了一本老的法语课本,打开,放在膝盖上,戴着眼镜读。 我还在看着这些,吃惊的时候,哈麦尔先生已经走上了讲台,用刚刚跟我说话的温和的声音,对我们说: 我的孩子们,这是我给你们上的最后一节法语课。柏林来命令,说在阿尔萨斯的学校里,你们只能学习德语了。新的老师明天会来。今天,是你们的最后一节法语课。我希望你们认真听讲。 这些话语让我不能平静!啊,原来这就是刚刚公告牌上写的东西。 我的最后一节法语课。 而我,我还不会写字呢!我就再也不能学法语了!就这样结束了!我后悔我以前浪费了时间去逃学,出去玩。我的法语书,我刚刚还觉得他们很无聊,背着很重,现在,我却觉得它们是我的老朋友。我不愿意跟它们分开。哈麦尔老师也是。我想到他要离开,就忘记了以前他用尺子打我,给我的惩罚。 哈麦尔先生真是可怜。 因为这是他的最后一课,所以他穿上了礼拜天的衣服。我也明白了,那些老人为什么坐在教室的最后。他们也许是后悔,以前没有常常来学校听课。他们也许是想感谢哈麦尔先生四十年的服务。 我还在想这些事情的时候,我听见老师叫我的名字。轮到我来背书了。我真恨自己不能流利地背出所有的文法规则!我只说出了几个词,就站在位子上,低着头。我听见哈麦尔先生对我说: 我今天不批评你,我的小弗朗斯,你已经被批评得够多了… … 我们每天就这样对自己说:嘿,我还有时间。我明天再学习。你看看你自己。现在,别人就可以对我们说:看看!你们假装自己是法国人,但是你们又不会说,又不会写自己的语言!我的小弗朗斯,你不是最有错的人。我们每个人都要批评自己。 你们的父母不关心你们的学习。他们想要把你们送去工作,这样能多赚点钱。我呢,我难道没有批评自己的事情吗?我不是也常常让你们来我的花园,为我浇花,而不是学习吗?我去钓鱼的时候,不是也让你们放假了吗? 然后,哈麦尔先生向我们说起了法语。他说这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我们不能忘记法语。他也说,一群人哪怕变成了奴隶,只要不忘记自己的母语,就像拿到了监狱的钥匙一样。然后,他拿起了语法书,开始教课。我发现自己全都听得明白,非常吃惊。一切都很简单。我觉得自己从来没有这么认真地听过课,老师也从来没有那么耐心地解释过语法。老师好像想在走之前,把自己知道的全都教给我们。 语法课结束了,我们上写字课。哈麦尔先生教我们写:法国,阿尔萨斯,法国,阿尔萨斯。大家都在安静地写字。我听见学校外面有鸽子在叫。我对自己说:他们不会也强迫鸽子用德语来唱歌吧。 我抬头,看见哈麦尔先生坐着不动,眼镜盯着周围的东西。想想!四十年,他一直在这里,面对着一样的教室,只是那些位子和桌子越来越旧了。他自己种的树,现在已经长到屋顶那么高了。现在他要离开这些东西,是多么地可怜啊。明天,他就要永远地离开这里了。 然而,他还是坚持把课上完了。写字课上完,他又教了一节历史课。然后,我们又一起拼读音节:BA, BE, BI, BO, BU。在教室的最后面,那个戴着眼镜的老人,两个手拿着课本,跟我们一起拼读。他的声音非常激动,听起来有点好笑。我们听了,又想笑又想哭。啊!我一定会记住这最后一课。 教堂的钟声敲响。中午了。普鲁士的士兵们也休息了。哈麦尔先生站起,脸色苍白。我从来没有发现他是那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他说,我的朋友们,我… 但是他说不出了。他没法说完那句话。 于是他转向黑板,拿着一支粉笔,用所有的力气,写下了几个大字: VIVE LA FRANCE! (法国万岁!) 他不动了,背对着我们,头贴着墙。他用手向我们示意: 下课了,你们走吧。 (故事结束) […]
怎样用中文清晰地表达自己 How to be more articulate in Chinese?

Access an audio version of this article for free on Patreon Go to Patreon 雨后的下午。写点什么吧。 用中文清晰地表达自己,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对于母语者来说本身就不容易,对于学习中文的朋友,就更是困难。我不想长篇大论,只想用浅显的话语,谈谈我的看法。 首先,我想提出:人们很难用汉语严谨地表达概念,原因在于汉语的 “极简主义” (minimalism)。这要归结到古汉语。古诗里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整首诗不超过三十个字,给人的意蕴却是无穷的。诗人注重的就是这一点。不仅是诗歌,哪怕是记录历史事件的时候,中国人也是很省略的。今天,学习中文的朋友常常发现,中文几乎没有文法:没有变位(conjugation),没有时态(tense),就觉得中文很简单。也确实如此。古代的中国人就是喜欢用最少的字,说最多的意思。 到了今天,在全球化的社会,中国人也要用中文来写科学,政治,经济,科技这样的话题,中文的弱点就凸显出来。中文适合短小的句子。句子变长,读者就容易不知所云。比如,在准备茶歇中文播客的第64集,社会信用体系的那一集时,我在网上查找资料。百度网上对于社会信用体系有这样的介绍: “它是一种社会机制,具体作用于一国的市场规范,它旨在建立一个适合信用交易发展的市场环境,保证一国的市场经济向信用经济方向转变,即从以原始支付手段为主流的市场交易方式向以信用交易为主流的市场交易方式的健康转变。” 这样的句子,中国人读起来都是吃力的!我不知道,政府是不是故意用这样复杂的语句,来让人们困惑。这只是一个例子。我想证明:中文在描述科学,政治,经济,科技的话题时,是有弱点的。中国人已经为很多西方传来的概念创造了新词汇,但是文法上的弱点很难弥补。 西方的语言就与汉语有很大的不同。西方的词汇,一个词有它几乎固定的意思。虽然一个词可以有不同意思,但是归根到底,这些意思之间是有联系的,是可以联想的。中文不是这样,一个字,在不同的场合,意思可以有翻天覆地的不同。同时,西方的语言里,常常有表明句子结构的词语。拿法语为例。dont, y, lequel, celui, que 这些词都没有具体的意思,但是他们对于理解句子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再加上变位和时态,阅读法文的句子时,我常常觉得非常清晰,就像在观察一个手表的运转一样。西方的语言不怕句子长。只要组织得好,句子的结构可以清晰明了,对读者的理解不会产生大碍。 中文一字多义,句子结构松散,对于语言的丰富,美感起到重要作用。欧洲的语言一词一义,表达直接,适合表达严谨的概念。 其次,今天中国人的语文功底不够扎实。原因在于 今天的中国出产的文学不够,造成人们读书不够 中国人阅读西方文学的翻译越来越多,汉语被 “西方化” 通讯软件致使人们更少尝试表达复杂的概念 在以后的文章里,我会更深入地讨论这三点。这三点说到底,就是:中国人接触的优秀的汉语读物太少,听见的优秀的汉语太少。社交媒体,电视剧,综艺节目很难提供培养中国人汉语功底的环境。我认为,中国人若是想要提高全民的汉语素养,就需要做出巨大的改变,也需要更长的时间,而长远来看,这是有益的。中文不比西方语言严谨,但是这是可以弥补的。我自己就有亲身的感受,如果经过训练,人是可以更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接下来,我就想给大家三个建议,帮助你口齿更加伶俐。 用短小,简单的句子 物理学家Richard Feynman说过:如果你不能用简单的语言解释一个事物,那你就还没透彻地明白。(If you can’t explain it simply, you don’t understand it well enough.)再复杂的想法,也可以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来。我自己在写茶歇中文播客的内容时,也常常提醒自己这一点。一个长句子跟两个短句子,我选择后者。如果能省略掉一个字,我一定省略。短的句子有两个好处。一,使组织语言更加容易。二,听众更能集中注意力去听。 先想好再说 很多人说话,嘴巴比脑子快。意思是说,脑子里还没想好,嘴里就先说出来了。这样说出来的话,连自己都不知道要说什么,自己都不明白自己的意思,别人怎么能明白?先在你脑子里组织好你的语言,一个句子的结构,然后再说出来。刚开始的时候,你可能会觉得,这会拖慢你的语速,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发现自己越来越擅长组织语言,几乎可以 “出口成章”了。 扩大词汇量,用恰当的词语 人们说话的时候常常词不达意,想表达一个意思,对方往往理解错。有时候,这样的差错无伤大雅,有时候却会造成极大的误解。如果想不出一个恰当的词汇,你可以用第一条建议,用一个短小,简单的句子来阐述你的意思。长远的解决办法是多读书。就像作家冰心曾经说过: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如果你刚刚开始学习中文,需要解决日常的交流,那么你可以多看看街访,电视剧,等等。如果你已经可以正常地交流,那就关掉Netflix上的电视剧,开始读书吧。不要读现在的网络小说,读经典的读物:鲁迅,巴金,老舍,徐志摩,冰心。 最后,我想说:有时候你觉得中国人说话很难明白,也许是你的能力还不够,也许是这个中国人的能力不够。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学习者,都需要练习用中文清晰地表达自己。在茶歇中文播客里,我的目的之一,就是给学习者提供优秀的读物。现在的汉语课本质量大都不高,枯燥,话题与生活脱节。如果我能弥补中文学习市场的一点空白,那我就很高兴了。 […]
第65集: 三个关于 “坚持” 的成语故事 3 Chinese proverbs on “Perseverance”

听众朋友们你们好,欢迎回到新一集的茶歇中文。我是Nathan。如果这是你第一次收听我们的节目的话,欢迎!在这里,我们用简单的中文,聊有意思的话题。 最近的几集里面,我们聊了一些严肃的话题,比如:马云,抗议运动,社会信用体系,等等。而这一集的话题会比较轻松,我想跟你分享三个中文里的成语。 什么是成语?一般来说,成语是一个四个字的词语。很多成语的背后都有历史故事,所以我们常常说 “成语故事”。不过,有的成语的背后是没有历史故事的。中国人在说话,写字的时候喜欢用成语,因为人们觉得,有成语的句子特别漂亮。 今天,我想跟你分享三个成语。这三个成语的背后都有故事。这三个故事的主题都是 “坚持”。这三个成语是:夸父逐日,愚公移山,磨杵成针。我们一个一个来看看,这三个成语都讲述了怎样的故事。你准备好了吗? 第一个成语:夸父逐日 我们来到几千年前,中国文化开始的时候。有一个部落,一个tribe,居住在山里面。这个部落的名字叫 “夸父族”。为什么叫 “夸父族”?因为他们有一个很高大,很强壮的首领,一个leader,叫夸父。那个时候,经常有洪水和野兽。洪水就是floods,野兽就是beasts。夸父族的人生活非常辛苦。夸父带着人们,一起打野兽,一起控制洪水。 有一年,天气很热,不下雨。田里的庄稼,crops全都死了,河水也都干了。夸父族的人一个一个死去。夸父说:我要跟太阳一起跑步。我要追上太阳,捉到它。这样,太阳就不会再给我们麻烦了。 大家都劝夸父不要去。有的人说:太阳太远了,你追不上它的。有的人说:太阳太热了,你捉不到它的。但是夸父说:我不能看着人们一个一个死去。我要追上太阳,然后捉到它。 第二天早上,太阳刚刚出来,夸父就向着太阳跑去。人们看着夸父渐渐地远去。 夸父跑过了一座座山,但是太阳还是在他的前面。 终于,来到一条河,这条河叫黄河。夸父渴了,想河水,于是跪下来,喝黄河的水。夸父太渴了,喝完了黄河的水。 夸父继续追太阳。他跑过了一座座山,但是太阳还是在他的前面。 过了几天,来到了第二条河,这条河叫渭河。夸父渴了,想喝水,于是跪下来,喝渭河的水。夸父太渴了,渭河的水也被他喝完了。 夸父累了,于是他从地上拿起一个树枝,作为手杖,作为自己的cane,继续跑步。 他对自己说:我知道前面还有一条河,叫 “大泽”。那里有很多水。我可以在那里停下来喝水,然后继续追太阳。 夸父继续追太阳。他跑过来一座座山,但是太阳还是在他的前面。 终于,夸父不行了。他太累了,太渴了。他看着太阳,心里很生气,但是没有力气去追了。他拿着手杖,向太阳扔去。然后,他倒在地上死了。 那个手杖落在地上,立刻变成了一片森林。森林里有很多树,树上有很多水果。以后,每当天气很热的时候,人们就会来到这片森林,拿树上的水果吃。人们也会在树下乘凉。他们会想起夸父的故事。 夸父逐日的 “逐” 就是 “追” 的意思。我们说追逐,追逐。夸父逐日的故事最早出现在一本叫 《列子》的书里。这本书是大约公元前400年写的。 第二个成语:愚公移山 愚公移山也是《列子》里的一个故事。我来给你讲讲。 从前,有两座山。一座叫太行山,一座叫王屋山。它们都是很高的山。这两座山距离很近。在这两座山的中间,有一个村子。村子里有一个老爷爷,叫愚公。他跟他的家人一起生活。 住在两座山的中间非常不方便。每次要出去,到别的村子,都需要走很远,很远的路。有一天,愚公召集所有的家人。愚公说:你们看,我们的生活非常不方便,就是因为有这两座山。我有一个想法,就是去挖山。我想把山挖平。这样,我们去别的村子就方便多了。 家人当中有人问道:我们可以去挖山。挖下来的石头和泥土,我们放在哪里呢?愚公说:我们放在海边。 愚公从儿子,孙子里选了三个人,一起去挖山。邻居有一个八岁的男孩也加入了他们。四个人每天挖山,然后把挖下来的石头和泥土带到很远的海边。他们每年只回一次家。其他的时候,他们都在挖山。 愚公有一个邻居,也是一个老爷爷,叫智叟。智叟笑愚公,说:愚公,你看看自己,多大的年纪了,还去挖山?有一天,你会死去。你死了,谁来挖山呢? 愚公对智叟说:智叟啊,你真是一个顽固的人。我死了,还有我的儿子和孙子。他们死了,还有他们的儿子和孙子。山只有这么多石头和泥土,但是人是永远有的。我们一家人一直挖山,总有一天,山会被我们挖平的。智叟不知道怎么回答愚公。 天上,上帝听说了愚公做的事情,很感动。于是,上帝把一座山放在东边,一座山放在南边。这样,愚公就不用辛苦地挖山了。两座山分开了,人们的生活方便多了。 今天,如果你来中国,还是能看见这两座山。王屋山在今天中国的河南省。五行山在今天的河南,河北,北京,山西这些地方。人们爬山的时候,就会想起 “愚公移山” 的故事。 第三个成语:磨杵成针 第三个成语出现在中国的宋朝 Song Dynasty,大约是1000年前。这个故事讲的是诗人李白的故事。 你认识李白吗?他是中国最有名的诗人,就像英国的Shakespear,或者俄罗斯的Pushkin。如果你想学习中国的诗,就应该先学习李白的诗,因为他的诗大多很简单。磨杵成针讲的是这样的故事: 小时候,李白在山里读书学习。他不喜欢学习,常常想放弃。有一天,他在河边玩的时候,看见一个老奶奶。这个老奶奶拿着一个铁的棒子。一个metal的stick。 李白问老奶奶:你在做什么? 老奶奶说:我正在打磨这个铁棒。(打磨就是polish)我想把这个铁棒打磨成一根针。 李白问老奶奶:铁棒这么粗,你怎么可能把它打磨成一根针? 老奶奶回答说:只要坚持,铁棒肯定会被打磨成一根针的。 李白听了,好像明白了一些什么。他回家后努力地读书学习,后来成为中国最伟大的诗人。 这就是我想跟你分享的三个成语。它们是:夸父逐日,愚公移山和磨杵成针。三个成语的主题都跟 “坚持” 有关。夸父坚持要追上太阳。愚公坚持要把两座山移走。老太太相信,只要坚持,就能把铁棒磨成针。这些成语故事告诉我们,不管事情看上去多么难,不管事情看上去有多么不可能,只要坚持,就一定能成功。 […]
第64集: 中国的社会信用体系 The “Social Credit System” in China

大家好,欢迎回到茶歇中文,我是Nathan。如果这是你第一次收听我们的节目的话,欢迎。在这里,我们用简单的中文聊有意思的话题。 前两天,当我跟家人打电话的时候,他们告诉我,说在中国有这样的超市。你选好东西,要去结账的时候,会来到一个屏幕面前。这个屏幕扫描一下你的脸,就知道你是谁,然后你支付宝里的钱就会被扣除。之前,我们聊过马云这个人。支付宝,Alipay,就是他的公司阿里巴巴的一个手机软件。人们只需要把钱放在这个手机软件里,买东西的时候给别人扫一下QR code 二维码,就可以付钱。在中国,用现金的人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人用支付宝或者微信付钱。 让我吃惊的是,现在付钱连手机也不需要了,只需要站在一个屏幕前面,就可以付钱。我的家人甚至告诉我,哪怕是戴着口罩,机器也会认识你。他们觉得这是一个很有用的功能,并且告诉我,说以后不用担心忘记带手机,或者手机没电,因为以后用脸就可以付钱。不过,我觉得这是一个令人担心的功能,因为我想到国内一个更大的系统,更大的体系,那就是社会信用体系。社会信用体系就是英文里的 social credit system。 在今天的节目里,我就想跟大家介绍中国的社会信用体系,最后再分享一下我对它的看法。你准备好了吗? 第一个问题:什么是社会信用体系?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去百度上查了一下,找到了 “社会信用体系” 的定义。我来给大家读一下。社会信用体系是一种社会机制,具体作用于一国的市场规范,它旨在建立一个适合信用交易发展的市场环境,保证一国的市场经济向信用经济方向转变,即从以原始支付手段为主流的市场交易方式向以信用交易为主流的市场交易方式的健康转变。 这就是社会信用体系的定义。你肯定头疼,不知道我刚才说了什么东西。实际上,中国人读了这句话,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让我用简单的中文给你解释一下。 信用,就是credit。如果你是一个可靠的人,一个值得相信的人,你就有很多credit,很多信用。人们都喜欢和有信用的人工作。如果你买一个iPhone,你相信苹果公司会给你一部很好的手机。如果苹果的手机用两天就会坏掉,那么这就不是一个值得相信的公司。没有人会想从他们那里买手机的。 不只公司是这样,人也是这样。我们都喜欢跟有信用的人工作。比如说,你要买房子,去银行借钱,银行要看看,可不可以相信你。银行要确信你以后能还钱,会还钱,才会把钱借给你。如果你已经欠很多钱,或者以前就不喜欢还钱,那么银行就会觉得你没有信用,就不会再借钱给你。 社会信用体系,简单地说,就是把这个信用的系统放在整个社会上。你不仅在借钱的时候要用你的信用,而且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要用你的信用。 第二个问题:社会信用体系的历史 社会信用体系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我们要回到大约1950年的中国。在50年代,中国出现了一个东西,叫 “档案”。档案是英文里的archive或者record,用来记录一个人一生里做过哪些事情。最早的时候,只有在政府工作的人有档案,因为政府需要知道,是哪些人在为政府工作。到了后来,全中国的人,每个人都有一个档案。这个档案里有很多信息:你出生在哪里,你的父母是谁,你去过什么学校,在学校里成绩怎么样,你在哪里工作,表现怎么样,等等。最早的时候,档案都是写在纸上的。不过,我们不能看到自己的档案。 但纸上的档案不太方便。首先,中国有很多人。13亿个人,就有13亿个档案。我们需要很大的地方,才能放得下这些档案。其次,放档案的地方可能会着火。有人也许会偷走自己的档案。保存档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第三,人们经常移动,去不同的地方。如果我在上海上学,档案就必须在上海。如果我再去北京工作,档案就要从上海被拿到北京。我们经常需要把档案从一个地方送到另一个地方。于是,从2004年开始,中国不再用纸上的档案,而是在电脑上做档案。我们还是不能看到自己的档案的。我们不知道档案里面有什么信息。 现在,每个人的档案都在电脑上了。想要找到一个人的信息更加容易。想要加新的信息也变得很容易。这个时候,正好越来越多的人用手机。人们在手机上做越来越多的事情:发消息,买东西,借钱,买火车票,飞机票,等等。中国的政府想到了一个很聪明的主意。那就是:你在手机上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可以被记录在你的档案里。 同时,在中国的商店里,路上,摄像头越来越多。现在,在大城市里,没有摄像头看不见的地方。而且,现在的摄像头,只要看见你的脸,就会认出你,知道你是谁。你去过的地方,做的事情也都会被记录在你的档案里。 政府知道你在手机上做的大部分事情。政府也知道你在外面做的大部分事情。政府有很多,很多的信息。然后,政府就会根据你做的事情来决定,你是不是一个有信用的人。这就是今天的社会信用体系。 第三个问题:你的信用分是多少? 今天,在中国的不同城市,社会信用体系有一点点不一样,但是大概是这样的:每个人有信用分,credit points。如果你做好事,就会加分。如果你做坏事,就是减分。有A, B, C, D四种人。你可以在政府的手机软件,手机APP上看见自己的分数。如果你是A,那么你可以更容易地去更好的大学,找到更好的工作。如果你想开一个商店,或者公司,政府也会帮助你。相反,如果你是D,那么你的生活就会很困难。你不能做很多事情。在网上,有人说,自己不能买火车票,飞机票,原因就是信用分太低。 这个体系最大的问题,就是我们不知道,什么可以加分,什么可以减分。我们已经知道,如果借了银行的钱不还,会减分。如果摄像头看见你闯红灯,会减分。如果你在路上帮助老人过马路,会加分。如果你在网上说一些批评政府的事情,或者在微信上批评政府,会减分。在Covid疫情的时候,如果摄像头看见你不戴口罩出门,会减分。这让很多人不高兴,因为人们常常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被惩罚。我们知道社会信用体系的存在,但是这不是写在法律里面的。人们没有犯法,但是会被惩罚。 有一件事情,让不少人不高兴。那就是,献血能加分。献血,就是donate blood。我们知道献血可能是一件好事。但是如果献血能加分,这是在鼓励大家都去献血吗?信用分数低的人去献血,能让自己分数更高吗?很多人讨论这样的问题。 最后:我的看法 我从来不知道自己的社会信用分。我也从来不用支付宝这样的软件。我觉得社会信用体系的想法在开始的时候可能是好的,但是结果让人担心。最开始,政府是想鼓励有信用的人,而不鼓励人们做坏事。但是,政府不告诉人们,什么是好事,什么是坏事。人们也开始觉得,政府控制得太多了。 在今天节目的开始,我的家人告诉我,现在已经可以用自己的脸来付钱了。以后,一个信用分低的人,是不是不可以买东西?以后,政府是不是能决定,一个人可以买什么东西?这些都是让人担心的问题。有的问题真的让人害怕。 今天这一集播客里,我们聊了比较严肃,比较认真的话题。只是我经常想的问题,所以也想跟你分享。如果你有没有明白的地方,想读原文的话,可以去 teatimechinese.com 的网站上看看。如果想支持我们,并且获得更多学习材料的话,你也可以考虑成为我们的 Patron。 那么这一集节目就到这里,感谢你的收听和支持。我是茶歇中文的Nathan。我们下次再见。
第63集: 中国历史上的抗议运动 Protests in Chinese History

大家好,你正在收听的是茶歇中文播客。在这里,我们用简单的中文聊有意思的话题。 让大家久等了!这一集的节目,我本来上个星期就想做,不过因为学校里有一个考试,所以现在才做。四月的时候,我也会有几个考试,所以也会忙一点。希望五月的时候,会有更多的时间,跟大家一起学习中文。 看了今天播客的标题,你可能不明白,为什么要讲 “抗议” 这个话题呢?我来给你解释一下。听播客的朋友们可能知道,现在我不住在中国,而是在法国的巴黎上大学。最近,巴黎真的不安静,因为经常有大的抗议。什么是抗议?当人们不满意政府做的事情的时候,他们不去工作,去路上呼喊他们的口号,要让政府听见,这就是抗议。最近几个星期,在巴黎一直有抗议。成千上万的法国人在大的马路上和广场上拿着旗帜抗议。当然,也有不少警察去控制这些抗议。结果就是,一些人和警察开始打架。 “警方发射催泪瓦斯发出巨响,不过抗议民众不为所动,继续破坏速食店玻璃。” 法国人为什么要抗议呢?我的理解是,最近法国的总统 Emmanuel Macron 突然告诉法国人,说他们以后退休的年龄不再是62岁,而是64岁。意思是说,法国人要多工作两年了。这个新的法律不是靠投票决定的,而是 Macron 自己决定的。因此,不少法国人觉得这个法律是不民主的。作为一个外国人,我的生活也收到抗议的影响。比如说,垃圾工人都去抗议,没有人收拾垃圾,所以路上堆满垃圾。地铁的司机都去抗议,没有人开地铁,所以地铁也少了。 于是,我打算在这一集也跟大家聊聊中国历史上的抗议。确实,今天在中国很少发生抗议,但是在历史上,抗议真的不少。我会给大家简单地介绍三个抗议。我会介绍的是黄巾起义,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如果你没有听说过这些抗议的话,就来听听吧。你准备好了吗? 黄巾起义 黄巾起义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次著名的抗议运动,发生在公元184年左右。当时,人民的生活非常困难,因为政府非常腐败。一些农民在他们的头上系上黄色的头巾,开始抗议,所以我们说:黄巾起义。 对了,起义是什么意思?我们说,抗议可以是比较和平的,就像英文里的protest。不过起义是比较暴力的,是要杀人的,英文里我们说 rebellion。黄巾起义的英文就是 Yellow Turban Rebellion。 参加黄巾起义的人叫黄巾军。他们的领导是一个叫张角的人。黄巾军的口号,他们的 slogan 是“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如果你没有明白这句话的话,不要担心,这是比较老的中文,意思是说:现在的政府必须死,新的政府必须来。这个新的政府,就是黄巾军的政府。 黄巾起义从今天中国的河北省开始。刚开始的时候,黄巾军的人很多,攻打了很多城市,杀了不少士兵。我们以为起义很成功,但是实际上不是这样。虽然黄巾军很多,但是他们很乱,没有清楚的领导。很快,政府用更多的士兵去打黄巾军。黄巾军一直打败仗,最后失败了。张角也病死了。黄巾起义持续了三年。 黄巾起义之后,中国很快来到了一段新的历史,这就是我们说过的 “三国时期”。在播客的第42集,我们说过一个人,叫关羽。他就是三国时期的人。对历史感兴趣的朋友一定要去听听。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抗议运动。它发生在1911年,也就是中国的辛亥年。我们刚才说了抗议,起义,那么革命又是什么意思呢?革命是英文里的 revolution。革命的意思可以是一个和平的,大的改变,比如说工业革命,互联网革命,等等。我们要说的辛亥革命呢,即使和平的,也是暴力的。辛亥革命在英文里是1911 Revolution。 我们说说为什么会发生这个革命。 当时,在中国还是清朝。清朝的政府一样是非常地腐败。中国本来是很强的国家,但是在清朝的时候,中国变得越来越弱。一些政治家不满意清朝,想要新的政府,于是他们开始起义。在这些人有一个人叫孙中山,后来他成为辛亥革命的领袖。 1911年,在中国的武昌这个地方发生起义,叫 “武昌起义” 。领袖是孙中山。很快,全中国的人开始起义。1912年的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成立了中华民国。清朝结束,辛亥革命也成功地结束了。我们可以说,辛亥革命是一个成功的革命。 五四运动 就在辛亥革命发生不久后,在1919年,五四运动发生了。这里,我们又学习一个新的词语,叫 “运动”。你可能知道,运动可以是跑步,打篮球这样身体的运动。在政治上,我们也有运动。五四运动的英文是 May Fourth Movement。这个运动发生在1919年的5月4日。 在这里,我们要注意,在1914年到1918年期间还发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1917年,中国加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德国打仗,因为德国拿了中国的青岛这个地方。战争结束后,1919年,很多国家参加了Paris Peace Conference,中文里说 “巴黎和约”。中国也参加了。中国本来想让德国把青岛还给中国,美国也想帮助中国,但是英国和法国是帮助日本的。结果,德国虽然把青岛还给了中国,但是日本又拿了青岛。 第二天,中国的报纸上说了巴黎和约的事情,中国人都很不高兴。1919年的5月4日,在北京,一千多个学生来到天安门广场上抗议,要中华民国的政府不同意这个决定,不签字。很快,抗议来到了天津,上海,南京这些城市。不仅很多学生和老师抗议,不少工作的人也抗议,要政府一定拿回青岛。 不过,最后的结果是令人失望的。中国刚刚结束清朝,还是一个很弱的国家。中华民国也是一个很年轻的政府,不敢反对强大的英国和法国。中华民国最后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了。最后,中国拿回了一点点地方,但是没有拿回青岛。五四运动也慢慢地结束了。 这就是中国历史上三次著名的抗议,黄巾起义,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三个抗议里面,只有辛亥革命是成功的。不过,三件事情都改变了中国的历史。从这三件事情,我们也可以看出,每次政府变得腐败,或者做了错的事情,人们就不会满意,就会抗议。 同时,我们也应该想到,中国是一个很大的国家。想要管理好中国,从古代到今天,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从100年前的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一直到今天,中国改变了很多。中国很多地方都变得越来越好了。我感谢以前的中国人帮助中国变得越来越好,我也看见今天中国的不少问题。 今天的播客不简单,我们说了不少难的单词,比如说:抗议,起义,革命,运动,等等。你可以在茶歇中文的网站上免费地读这一集播客的原文。你也可以成为我们的Patron,这样你就可以下载PDF的原文,单词表和作业。 那么今天的茶歇中文播客就到这里。感谢你的收听和支持。我是Nathan。我们下次再见。
第62集: 马云是谁? Who is Jack Ma?

大家好,欢迎来到第62集的茶歇中文。我是Nathan。如果这是你第一次收听我们的节目的话,欢迎!在这里,我们用简单的中文,聊有意思的话题。 谢谢大家的支持,茶歇中文的YouTube频道已经有2000个订阅者了!订阅者,很简单,就是一个订阅的人,一个subscriber。真的,来自全世界的学习中文的朋友们都听茶歇中文播客。我知道,有的朋友在上班的路上听节目;有的朋友在中文课上听节目;又或者,你在家里,一边喝茶,一边听听节目。不管你在做什么,我都想对你说,加油!我相信,只要每天抽出一点时间学习,你的中文一定会突飞猛进的! “突飞猛进” 是什么意思?“突飞猛进” 的意思就是:进步得很快。我给大家举一个自己的例子:来法国之前,我自学法语,进步得很慢。来到法国之后,我天天跟法国人说话,法语的能力就突飞猛进。你呢?你的中文最近突飞猛进了吗? 在之前的节目里,我们聊了不少有关历史,文学的话题。今天,我们来谈谈商业的话题。商业,就是business。在中国,有不少大公司。你知道哪些中国的大公司?华为,小米,抖音,百度… … 这些都是中国数一数二的大公司。 而说到中国的大公司,我们不得不说说阿里巴巴。而说到阿里巴巴,我们就不得不说它的老板:马云,Jack Ma。我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马云这个名字。你可能也看过他的视频。不过,你知道马云年轻的时候是做什么的吗?你知道马云是怎么开始阿里巴巴这个公司的吗?在今天的节目里,我们就会一起看看马云是谁。你准备好了吗? 马云是谁? 第一部分:马云的成功故事 马云于1964年的9月10日出生于中国浙江省的杭州市。我们在之前的播客里也提到过杭州。这是一座非常美丽的城市。 马云小时候没有受过很好的教育。他的小学和中学都非常地一般。马云最喜欢的科目是英文,最不喜欢的科目是数学。读完了小学和中学,马云去参加高考。高考,就是为了上大学的考试。马云第一次参加高考的时候,你猜猜,马云的数学拿了几分?100分的数学考试,马云拿了9分。当然,没有大学要马云。第二年,马云又参加了一次高考,这次马云的数学突飞猛进,拿了19分。还是没有大学要马云。马云本来不想上大学了。不过,后来他读了一本书。这本书鼓励了马云,让他想第三次参加高考。这一次,马云的数学真的突飞猛进了,拿了89分。因为他英文还不错,后来就考上了一个大学,一个普普通通的大学,叫:杭州师范学院。你猜猜马云在那里学什么?没错,就是英语。 师范大学的意思就是,这里的学生以后都要当老师。1988年,24岁的时候,马云从这所大学毕业。他成为了一名英语老师,在杭州的另一所大学工作。这个工作他做了七年。1995年,他才停止了这个工作。 在1995年,正好有一个美国的公司要来杭州投资,要来杭州invest。当时,在杭州,没有很多人会说英文,有人就推荐马云去美国谈生意。“生意”跟“商业”一样,都可以被翻译成business。也是在美国,马云第一次看见了互联网这个东西。 互联网是什么?互联网就是一个能让大家互相联系的网。英文里是World Wide Web,就是我们今天说的Internet。马云看见,美国人能用互联网做很多事情,找到很多信息,这让他很好奇。不过,当马云在互联网上找 “China” 这个词的时候,却没有找到很多信息。这时候,马云有了一个点子,一个想法。他想把互联网带到中国。 回到中国后,马云和他的妻子到处借钱,后来做了一个网站,叫 “中国黄页” China Yellow Pages。这个网站的目的,是为了给外国人介绍中国的公司,中国的新闻,和中国的文化。网站的内容都是用英文写的。后来,马云用这个网站赚了不少钱。不过,现在已经没有这个网站了。 1999年,马云不做 “中国黄页” 的网站了。他开始做另一个网站,就是阿里巴巴。和他一起工作的,是17个朋友和学生。2003年,他又开始 “淘宝网” 。我们可以说,淘宝网就是中国的Amazon或者eBay。人们可以在网站上买东西,买卖东西的人也可以在这个网站上聊天。中国人从来没有在网上买过东西。淘宝网变得越来越流行。2006年,每天都有900万人在淘宝网上买东西。同样是在2003年,“支付宝” Alipay诞生了。 2012年,马云向中国人介绍 “光棍节” 这个节日。马云说,每年的11月11日叫做 “光棍节”, Single’s Day 。什么是光棍?光棍就是一个单身,没有结婚的人。马云告诉大家说,光棍节那天,如果你是光棍,你就必须买很多,很多的东西,因为在那一天,淘宝网上很多东西都会打折,都会变得很便宜。那一年,单身和不单身的中国人都在淘宝网上买了很多东西。在一天之内,中国人就在淘宝网上花了191亿元,19 billion RMB 的东西。甚至到了今天,每年的11月11日,中国人都会有买很多东西的习惯。 马云本人在中国国内很有名。大家都很喜欢他的成功故事,并且叫他 “马云爸爸”。马云经常去一些大学和会议上讲话,分享自己的成功故事。2019年的时候,马云还跟Elon Musk一起开会。2014年,马云成为中国最有钱的人。到了今天,2023年,马云在世界上最有钱的人里排名40。2020年,Covid疫情刚开始的时候,马云给世界各国送了1亿个口罩。不过,在2020年,我们很快就会看到,马云的人生不是一直成功的。 第二部分:马云和蚂蚁集团 2020年10月24日,在上海有一个很重要的会议。在这个会议上,有很多中国的政治家和外国的投资者。投资者,就是一个投资的人,一个investor。马云也在这个会议上讲话。讲话中,他批评了中国的银行和中国的金融体系。金融体系就是financial system。他说,中国的政府对金融体系的控制太多,这样中国很难发展,很难进步。他还开了一些中国银行的玩笑。 这个会议结束一个礼拜后,中国的政府就去找马云说话。11月3日,马玉本来准备上市的一个金融公司被暂停了。上市就是英文里的IPO (Initial Public Offering),就是说,让所有人可以买公司的股票。马云的这个公司叫 “蚂蚁集团” Ant Group。这个公司本来要在上海和香港上市,但是后来被暂停了。人们猜测,原因是马云在那个会议上说了不好的话。 […]
第61集: 一起读鲁迅的《藤野先生》Let’s read “Fujino Sensei” by Lu Xun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你正在收听的是茶歇中文播客。我是Nathan。如果这是你第一次听我们的节目的话,欢迎。在这里,我们用简单的中文聊有意思的话题。 大家还记得吗?去年年底的时候,我给大家发了一个问卷,一个survey,邀请大家填写。现在,这个问卷已经结束了。我们收到了很多,很多的回答。在今天节目的开始,我就想分享一条留言。对,我们说 “一条留言,两条留言”。当然,如果你说 “一个留言,两个留言“,也不是不可以,不过用 “条” 最好。 这条留言这样写道:我特别喜欢你们的节目!我可以轻松地听,而且我总是学会很多很有意思的东西。我对文学很感兴趣,所以我非常喜欢听你读书。去年,我听你读《活着》以后,我从图书馆借了一本。那是我第一次看中文书!谢谢你们的播客。我期待你们明年发布的内容! 这条留言是我们去年收到的,所以他说的 “明年” 就是现在的2023年。这一条留言很让我感动。从播客的第32集到第34集,我们用了差不多一个小时的时间读了《活着》这本书。我把这本书用简单的中文给大家读了这本书。不少听众朋友们都很喜欢。不过,我真的没有想到,你会去图书馆借这本书。在外国的图书馆里怎么会有《活着》这本书呢?我真的很好奇。如果你读原版,这本书原来的样子的话,你会读到很多我没有加入的东西。原版也会更难一些。不过,我还是很鼓励听众们去读读《活着》这本书的原版,因为这真的是一本很好的书。 今天就给大家读一条留言。如果大家还想给我们留言的话,可以去我们的网站,也可以给我们写电子邮件。我的电子邮箱是[email protected]。 看了今天节目的名字,你肯定知道,我们又要读书了!今天要读的是我自己很喜欢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的名字是《藤野先生》。这篇文章的作者叫鲁迅。在中国,没有人不知道鲁迅,因为我们在语文课上都要学习他写的文章。你听说过鲁迅这个名字吗?你不是中国人,可能没听说过。让我简单地给你介绍一下吧。 鲁迅于1881年出生于中国浙江省绍兴市。鲁迅其实不是他真的名字。他的真名叫周树人。鲁迅是他开始写作之后给自己的笔名。小时候,鲁迅读了很多书,在学校里成绩很好。20岁的时候,鲁迅去日本的仙台留学。仙台是日本的一个城市。那个时候,日本很多地方都比中国进步 ,所以清朝让不少学生去日本留学。鲁迅就是留学生之一。他学习什么?他学习医学medicine,因为他当医生,帮助病人。我们今天要读的《藤野先生》写的就是他在日本留学期间发生的事情。 藤野先生是谁?藤野不是中国名字,而是日本名字。这是鲁迅留学的时候遇到的一个老师,叫藤野严九郎 (Fujino Genkurō)。藤野是他的姓,严九郎是他的名,所以人们叫他 “藤野先生”。我们也要注意这里 “先生” 的意思是:老师。在中文里,“先生” 的意思已经变化了,成为了英文里的mister。在日文里,还有以前的中文里,先生的意思都是:老师。所以,这篇文章的名字《藤野先生》的意思是:藤野老师。藤野先生教的是解剖学,anatomy。还有几个单词需要注意一下。 第一个词是樱花和富士山。樱花就是Sakura。富士山就是Fuji Mountain。说到日本,人们常常会想到樱花和富士山。 第二个词是监狱,prison。如果一个人做了坏事,他就要去监狱。 第三个词是领带。领带就是ties。穿西装,打领带 (wearing suits and ties) 本来是西方的文化,不过今天亚洲人也会这么做。 第四个词是及格。在中国,考试是100分。如果你有60分,你就能及格,你就能pass。 最后一个词是 “万岁”。这个词在今天已经很少用了。“万岁”,10 000 years,本来是中国人对皇帝的祝福,希望皇帝能活一万岁。后来,中国人遇到高兴的事情,有时候也会叫 “万岁”!在文章里,我们会读到,一些中国的留学生在一些不恰当的地方用了 “万岁” 这个词。 樱花,富士山,监狱,领带,及格,万岁。有了这些词,你会更好地明白这篇文章。我们现在就来看看,鲁迅在日本留学期间的所见所闻吧。你准备好了吗? 藤野先生 东京就是这样。春天,樱花盛开,但是樱花树总是有来自中国的留学生。他们带着帽子,好像头顶有一座富士山一样。 到别的地方去看看,怎么样? 我就去了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仙台不大,冬天很冷。这里还没有中国的学生。 因为仙台只有我一个中国学生,所以大家对我都很好。不但学校不要钱,有几个人还给我找了一个住的地方。最开始,我住在一个监狱附近。但是后来有一个先生觉得我住在监狱附近不好,所以劝我换个地方住。于是,我搬到了一个新的地方。这个地方离监狱很远。 我开始上课,并且开始认识很多新老师。第一天上课,有一个又黑又瘦的老师进来。(foot step sound effect) 他有八字的胡子,戴着眼镜,拿着很多书。他向学生介绍自己: 我叫藤野严九郎… … 后面几个人开始笑。他们是去年没有及格的学生。他们在学校已经一年了,所以知道每一个老师的故事。他们说,藤野先生穿衣服不太认真,有时候会忘记打领带。虽然是冬天,但是藤野先生穿着一件很旧的衣服,看上去有点冷。有一次,我也真的看见藤野先生没有打领带。 有一天,藤野先生让我去他的办公室。他问我: 我的笔记,你能抄下来吗? 可以抄一点。 […]
第60集: 关于冬天的成语故事 Proverbs about “winter”

朋友们好,欢迎在2023年回到茶歇中文。如果这是你第一次听我们的播客的话,欢迎。在这里,我们用简单的中文聊有意思的话题。 大家最近如何?学习和工作都顺利吗?最近,我还好。实习结束之后,我已经回到了学校,继续上课。现在是二月。一月的时候,我跟TY讨论了2023年茶歇中文的计划。我们也发布了一个问卷,邀请大家填写。我们收到了很多,很多的回答。读了这些回答,我们更好地知道了大家的需求。我发现,不少听播客的听众中文已经非常好。大家告诉我,说有的时候我说的中文不够快,不够难。以前,我以为中文是世界上最难的语言,我必须说得慢一些,简单一些,大家才明白。现在我知道了,大家的中文已经很好。以后,我会说得更快一些,也会用更难的词汇。 同时,我们也计划给我们Patreon的会员们提供更好的服务。我们会有三个变化。第一个变化是:从第58集开始,我们会把每一集播客的学习材料做成一本PDF的杂志给会员们。杂志里面有很多内容。播客的原文,拼音,词汇,作业,等等。我们想把第58集和第59集的杂志免费地送给大家。在这一集播客的介绍里,你会看见一个Patreon的链接。你打开这个链接,就可以免费地下载这两个PDF的杂志。每一集的杂志差不多有25页,里面的内容真的非常多。 第二个变化:我们会批改会员写的作业。刚刚我说过,杂志里会有作业。我们也想鼓励我们的会员写作业。写完作业之后,你可以发给我们。我或者是TY会批改作业,然后一个礼拜之内给你反馈。反馈的意思就是feedback。我知道不少播客的听众是自学中文的。你可能听得懂播客,你可能认识很多汉字,但是可能你很少写中文,用中文表达自己的想法。我们想给会员们自己写中文的机会。 第三个变化:我们会跟会员们定期在Zoom上见面。以前,我们用Duolingo Events。最近,Duolingo说,他们不再继续做Events了,所以我们打算自己做活动。每个礼拜,我们都有活动。第一个礼拜是TY做,第二个礼拜是我做,然后这样继续。每次活动差不多是一个小时。一个小时里,我们会聊天,一起学习中文。这也是问问题的好机会。如果平时学习中文的时候有问题的话,都可以用这个机会告诉我们。 说完这些,我们开始今天的节目吧!今天是2月4日。今天我看日历的时候,发现今天的节气是 “立春”。你知道什么是节气吗?古代的中国人很聪明,他们把一年分成12个月,每个月又选择了两天,分别是两个 “节气”,所以一年有24个节气。而今天,2月4日是中国新年之后的第一个节气。这个节气就叫 “立春”。立春的意思就是,从今天开始就是春天了。从今天开始,天气就会开始变得越来越暖和了。 不过,在今天的节目里,我还是想跟大家聊聊冬天。我主要想跟大家聊聊关于冬天的成语。如果你还不知道什么是成语的话,我给你介绍一下。成语是一个四个字的词语。很多成语的背后都有历史故事。学习成语能让你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今天,我就想给大家讲几个发生在冬天的成语故事。你准备好了吗? 程门立雪 程门立雪讲的是一个发生在1000年前的故事。在宋朝的时候,有两个学生。他们的名字叫杨时和游酢。他们都四十多岁了,而且在政府做官,有很好的工作。不过,两个人都很好学。他们听说有一个老师很有名,叫程颐,就去找他。 那个时候是冬天,下着大雪。两个学生来到老师的家门口,看见老师在睡午觉,于是说:我们在老师的家门口等老师吧。他们等啊,等啊。过了很久,老师终于醒了。他一看窗户外面,吓了一跳,看见外面有两个雪人。原来,杨时和游酢在大雪里等太久了,整个人都被大雪覆盖了。 于是就有了 “程门立雪” 这个成语,用来表示一个学生尊重老师,学习认真。放在句子里,我们可以说: 小王尊重老师,经常问老师问题,很有 “程门立雪” 的态度。 或者, 在工作和学习中,我们要有程门立雪的精神,向老师求教。 雪中送炭 炭的意思就是charcoal。冬天的时候,人们烧炭来取暖。雪中送炭的成语讲了什么故事呢? 这个故事也是发生在宋朝的。那时,中国的皇帝住在开封。顺便说一下,在播客的第55集,我给大家介绍了中国历代的首都,里面就有开封这座城市。 有一年冬天,天气非常冷,下着大雪。皇帝住在皇宫里,有吃的,有喝的,还烤着炭火,但是他还是觉得冷。 这时候,他想到住在城市里的人们。他想:我在皇宫里,有吃的,有喝的,还烤着炭火,但我还是觉得冷。城市里的百姓可能没有这些东西。他们过冬一定很困难吧。不行,我要帮助他们。 于是,皇帝命令,让人把新衣服,食物和炭送到每一个人的家里面。百姓们收到了皇帝的礼物,都很感动。他们说:皇帝给我们雪中送炭,帮助了我们。 后来,“雪中送炭” 的意思是:在别人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帮助他们。放在句子里,我们可以说: 朋友得知我生病了,雪中送炭,给我送来了水果和食物,这样我就不用出门自己买了。 或者 对于地震灾区的人们来说,全国送来的捐款和物资就像雪中送炭一样。 雪上加霜 我刚刚查了一下,这个成语没有故事。不过,我们还是看看它是什么意思。 霜的意思是frost。下雪的时候已经很冷了,现在又有霜,更冷了。雪上加霜这个成语的意思就是:一件事情本来已经很不好了,但是现在变得更不好。放在句子里,我们可以说: 小李最近失去了工作,还生病了,真是雪上加霜。 或者 食物的价格越来越贵,给餐厅行业带来压力。雪上加霜的是,COVID疫情来到。最后,很多餐馆不得不关门。 这就是我想给大家介绍的三个关于冬天的成语。你觉得这三个成语有意思吗?程门立雪,雪中送炭,雪上加霜,这些都是所有中国人都知道的成语。如果你在日常生活中用到,肯定会让你的中国朋友惊喜的。 你想用这三个成语造句吗?你可以把自己写的句子发在YouTube上的这个视频下面,或者发布在我们的网站上。我会读每个人写的句子。我期待大家的造句。 那么今天的茶歇中文播客就到这里,感谢大家的收听和支持。我是Nathan。我们下次再见。